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谋篇新甲子布局、攀登世界一流学科、开启“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为江苏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圆满完成“十三五”改革发展阶段使命
“十三五”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办学宗旨,坚持“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发展理念,在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十三五”发展目标全面达成,坚实有力地推动了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一)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胜利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事业发展。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把关,干部选育管用体系更加完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突出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覆盖率达到100%,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加强理论武装,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三全育人”,坚持“五育并举”,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开展思政教育精品工程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接受省委政治巡视,校内巡察实现全覆盖。统战群团工作凝聚力不断增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心同德的发展氛围。
(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信大优学”品牌。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书院制”改革,作为唯一地方高校入选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夯实本科人才培养“新基建”,获批国家一流专业22个、一流课程10门、在线开放课程4门。成立藕舫学院,统筹学校双创教育改革,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重大竞赛最高奖项,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率达52.07%。全日制本科生规模由15726人增至27220人,高考录取分数线连年上升;研究生规模从2936人增至4874人。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升学及出国率由22.38%增至37.53%。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A+高校。
(三)师资队伍结构大幅优化
创新“引育调减,五化工程”师资队伍建设理念,精准靶向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全球邀约”“校长面对面”“智荟江北”活动,设立省内首家“海外院士工作站”。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实施“龙山学者”支撑计划,联合国家级新区试点“双聘制”,构建“N+10”人才服务体系,试行职称评定“举荐制”、引进人才职称“绿色通道”,启动新一轮绩效工资分配改革。专任教师规模从1588人增至2051人,博士化率由78.80%增至85.24%,国际化率由40.21%增至67.22%,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增长,专任教师获批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430多人次,建设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39个,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
(四)科技创新研究成果丰硕
聚焦国家战略和行业重大需求。我校理工类共计立项纵向科研项目1336项,其中国家级848项,比“十二五”增长2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6项;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996项,立项总数较“十二五”涨幅25.4%,其中国家级54项;新增横向项目525项,比“十二五”增长近5倍,其中千万以上项目3项。获批江苏首个、行业唯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突破,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平台突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优秀。科研经费大幅增长,年科研到账经费由2.64亿元增至5.11亿元,累计18.71亿元,年均增幅17.08%,师均科研经费列江苏省属高校第二。获批省部级奖励31项,其中一等奖13项,国家一级学会协会奖23项,其中一等奖15项。理工科共发表论文7311篇,其中SCI(E)论文4759篇。在SCIENCE子刊、NATURE子刊、PNAS、BAMS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年均增长率为43.5%。人文社科共发表论文2507篇,出版著作102部。《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五)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5家技术转移分中心、7家校地研究院、10家新型研发机构,获首批高等学校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评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集体一等奖、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申请专利5801件,比“十二五”增长120%,授权专利3633件;专利转让593件,年均转化率16.62%,转让收益548万元,截止2020年2月,专利转让总数列全国高校第14位。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建“中国气象谷”,华风集团、航天宏图等行业领军企业,墨迹天气、象辑科技等行业新兴企业签约进驻。与华为、腾讯、阿里云、海康威视等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与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推动成立“气象产业联盟”。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获批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获省部级以上批示采纳成果26项。多名专家参与IPCC AR5、AR6报告起草,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信大智慧”。组建基础教育集团,探索“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
(六)学科生态布局一流多维
构建“一体两翼三维”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打造“气象+”“+信息”学科品牌。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排名世界一流学科全球第9。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化学与材料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分设管理工程学院和商学院,优化自动化学院、法政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命名。
(七)国际合作办学声誉彰显
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拓展与哈佛大学、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等顶尖大学和院所科研合作,高标准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典型案例。新增获批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牵头成立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协会,建设WMO全球校园中国节点,推动全球气象教育资源共享。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不断提高,雷丁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拓展硕博研究生培养项目。入选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校。持续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成为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院校,提升留学硕博研究生占比。援外教育培训拓展科技管理等主题,举办40期国际培训班和14期双边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1038人次,覆盖“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
(八)资源集聚赋能持续发展
深化多元共建体制,推动实现国科大共建、省市共建,健全“部委、校所、校企、校地、国际”共建体系,推进“一院一所、一系一企、一院一校”合作体系,办学资源持续增长,办学空间大幅拓展,构建“三区一园”办学新格局。滨江学院迁址办学成功转设为无锡学院,共建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研究院。与安徽省天长市共建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长江流域综合观测基地。启用大学科技园雨花文旅园区。加大内涵建设投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盘活存量国有经营性资产,深入实施校属企业体制改革。
(九)安居乐业校园升级再造
整体实施校园环境改造提升工程,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建设资助,完成群英河环境综合治理、校区雨污分流工程,四条地下通道竣工交付。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校区集中供暖工程,改造启用“1960街区”“信大藕遇”,开通“争先号”校园公交服务。新建藕舫楼、阅江楼,启动信息工科大楼建设,开通东苑南门,改造出新各类教学设施,风云剧场、学生食堂、运动场馆全面升级,考研教室、学生宿舍实现空调暖气全覆盖。提升校园信息化服务水平,创新“校园一键通”“校园E行”“信大E保”等服务平台,启用人脸识别无卡化管理系统,入选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不断充实图书馆馆藏资源,持续拓展档案图文等服务项目。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建设稳步推进,深化后勤保障体系,引入优质社会服务,推进医联体改革。
(十)文化建设传承信大精神
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气象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家国担当和人文情怀。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启动“名师塑像”工程,揭幕竺可桢、章基嘉、罗漠等塑像,启用“见山园”吴为山雕塑艺术作品陈列馆。举办院士科学讲坛,建设“院士林”标志性景观。开设《信大史话》课程,编撰《气象名师访谈》《校友口述史》,发布《南信组歌》,打造气象文化实践课程品牌。获全国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入选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创建学校。成功举办“云中信大,全球同贺”60周年校庆系列庆祝活动。
表1 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
指标 |
规划目标 |
总完成情况 |
完成率 |
高水平大学 |
学校综合实力排名 |
100名 |
80名 |
100% |
国家级奖项 |
获得 |
未完成 |
0%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1-2个 |
2个 |
100% |
国家级教学称号 |
1-2人 |
3人 |
300% |
国家级人才 |
≥20人 |
122人 |
610% |
理工科科研到账经费 |
≥3亿元 |
4.9亿元 |
163% |
文科科研到账经费 |
≥1000万元 |
2038万元 |
203.8% |
理工科教师工程化率 |
≥60% |
26% |
43% |
“111”创新引智基地 |
新增 |
完成 |
100% |
国家大学科技园 |
获批 |
完成 |
100%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获批 |
完成 |
100% |
一流学科 |
首期“一流学科”建设 |
考核第一档 |
完成 |
100% |
大气科学学科评价 |
全国第一、国际前列 |
完成 |
100% |
ESI前1%学科 |
新增2-3个 |
3个 |
150% |
江苏优势学科 (三期) |
获批≥5个 |
4个 |
80%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累计≥8个 |
6个 |
75%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累计≥20个 |
22个 |
110%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累计≥20个 |
14个 |
70% |
专业认证 |
国际国内同步启动 |
完成 |
100% |
研究生 |
在校≥3500人 |
4874人 |
139.2% |
留学生 |
在校≥1600人 |
1705人 |
106.6% |
非华裔外籍教师 |
在校≥30人 |
99人 |
330% |
乐业校园 |
教学行政用房 |
新建≥10万平米 |
10.97万平米 |
109% |
学生宿舍 |
新建≥3万平米 |
4.11万平米 |
137% |
滨江学院无锡校区 |
交付使用 |
完成 |
100% |
维修改造 |
≥20万平米 |
35.97万平米 |
180% |
环境道路改造投入 |
≥5000万元 |
2.65亿元 |
530% |
职工收入 |
稳步提高 |
完成 |
100% |
安居工程二期 |
启动 |
完成 |
100% |
附属幼儿园、中小学 |
启动 |
完成 |
100% |
智慧校园 |
升级 |
完成 |
100% |
学生发展 |
可视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
建成 |
完成 |
100% |
国家级教学资源 |
累计≥30个 |
48个 |
160% |
升学率 |
≥35% |
37.5% |
107% |
省级以上竞赛获奖率 |
≥30% |
52.07% |
173% |
学生活动场地 |
面积翻番 |
完成 |
100% |
考研教室空调 |
100% |
完成 |
100% |
学生满意度 |
≥95% |
98% |
103% |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国家创新体系赋予行业大学新使命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出把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建设作为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南信大作为一所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找准自己的新方位,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扎实、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增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改革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勇于攻克“卡脖子”的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在担当报国使命中推动学校向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的转型。
(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特色发展新内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目前又确立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学校要充分发挥在气象、环境与生态等学科方面的优势,积极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美丽中国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固本强优拓新,实现从产业链前端向后端、从传统开发向综合治理的布局与跨越。谋划好低碳转型、环境生态保护、应急管理等领域的“新文章”,积极参与构建“碳”循环治理的创新体系,为学校未来发展找到新的战略支撑点,在服务低碳社会转型中体现新的担当。
(三)“双一流”新阶段提出世界前列新目标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要求构建更加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南信大要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以一流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支持大学建设水平整体提升。要加快培育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制高点,率先冲击和引领世界一流。
(四)“强富美高”新江苏期待高等教育新贡献
江苏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形成高原敦实、高峰迭起的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新格局。南信大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机遇,从国家规划和区域发展目标中进行准确的发展定位,在气象领域继续巩固核心竞争力,跳出行政区划而立足区域,在提供高质量教育供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发挥示范作用。
(五)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出新任务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招生制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教育评价、用人机制等改革都将向纵深推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源保障。国内高等教育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高校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如何使总体方案落地实施,重塑新发展阶段的立德树人体系,以及如何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面迭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校必须回应的重大命题。
三、“十四五”开启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服务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建设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为引领,坚持“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理念,围绕“面向行业、面向地方、面向国际”的服务面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特色引领发展。以一流学科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完善“一体两翼三维”学科布局,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瞄准世界一流,吸收世界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实现跨越发展、超越引领。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强化创新对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主动融入到国家各级创新体系之中,创新求变、敢为人先。以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从创新发展理念、深化管理机制、活跃创新氛围等方面持续发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激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彰显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大贡献。
坚持开放协同发展。围绕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科学研判发展形势和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在“双一流”建设布局中,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技引领为动能、以优秀文化传承为使命,坚持区域、行业及全球的开放发展,构建校内的跨院系、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和校外的校校、校政、校所、校企等校内外双循环协同发展体系,助力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
(三)战略目标
“十四五”目标: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标杆,奠定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基本格局。
到2025年,“双一流”建设成效更加彰显,大气科学稳居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地球科学、信息工科优势学科群迈进国内高水平行列,涌现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大幅增强,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学研融合进一步深化,国内外教育资源高效集成,办学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中长期愿景:高质量建成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跻身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到2035年,大气科学学科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新增特色优势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汇聚相关领域全球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形成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标志的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开展高水平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综合办学实力进入一流学科高校前列。
到本世纪中叶,大气科学学科引领科学前沿发展,建成世界气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一批特色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师资队伍实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整体达到一流水平,综合实力跻身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全面建成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特色研究型大学。
表2 学校“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
指标 |
2020年底 (“十三五”末) |
2025年目标 |
属性 |
研究型大学(14项) |
学校综合实力 |
国内前80名 |
大幅提升 |
约束性 |
在校本科生 |
27220人 |
约30000人 |
预期性 |
在校研究生 |
4874人 |
约10000人 |
预期性 |
在校留学生 |
1705人 |
规模相当 |
预期性 |
博士点 |
6个 |
10个 |
约束性 |
硕士升学率 |
6% |
9% |
约束性 |
专任教师 |
2051人 |
约2500人 |
约束性 |
国家级人才 |
122人 |
约300人 |
约束性 |
国家级团队 |
2个 |
新增3个 |
约束性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3人 |
新增2-3人 |
约束性 |
外籍教师 |
99人 |
新增100人 |
预期性 |
年度决算收入 |
20.8亿元 |
约30亿元 |
预期性 |
年度科研到账总经费 |
5.11亿元 |
约10亿元 |
预期性 |
年度横向科研到账经费 |
1.3亿元 |
约5亿元 |
预期性 |
一流学科(14项) |
大气科学学科水平 |
全国一流 |
世界前列 |
约束性 |
ESI前1%学科 |
4个 |
≥8个 |
预期性 |
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 |
1个 |
≥2个 |
预期性 |
教育部学科评估B类 |
4个 |
≥8个 |
预期性 |
气象专业学位类别 |
培育 |
增设 |
约束性 |
拔尖计划2.0 |
获批建设 |
评估优秀 |
预期性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2个 |
新增1-2个 |
预期性 |
国家三大奖 |
培育 |
新增1-2项 |
预期性 |
学科领军人才 |
3人 |
新增3-5人 |
预期性 |
国际高端团队 |
培育 |
新增2-3个 |
预期性 |
重大研发任务 |
16项 |
新增20项 |
预期性 |
中国气象谷 |
启动 |
建成 |
约束性 |
WMO全球校园中国节点 |
启动 |
建成 |
约束性 |
省部级智库 |
培育 |
新增1-2个 |
预期性 |
学生发展(14项) |
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
培育 |
获批 |
预期性 |
未来技术学院 |
培育 |
获批 |
预期性 |
国家现代产业学院 |
培育 |
获批 |
预期性 |
国家示范软件学院 |
培育 |
获批 |
预期性 |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
1个 |
新增1个 |
约束性 |
国家级教学资源 |
48项 |
新增50项 |
约束性 |
国家级教学平台 |
9个 |
新增1-2个 |
预期性 |
一流本科专业 |
22个 |
新增6-8个 |
预期性 |
一流本科课程 |
10个 |
新增15-20个 |
预期性 |
“十四五”规划教材 |
培育 |
新增10项 |
预期性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培育 |
新增1-2项 |
预期性 |
本科升学率 |
37.5% |
45%-55% |
约束性 |
省级以上竞赛获奖率 |
52.07% |
60% |
约束性 |
学生满意度 |
98% |
≥95% |
约束性 |
乐业校园(9项) |
教学科研用房 |
35.3万m2 |
新增60万m2 |
预期性 |
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 |
启动 |
投入使用 |
预期性 |
安居工程三期 |
启动 |
≥1500套 |
预期性 |
“智慧校园”建设 |
一期建成 |
升级 |
预期性 |
老校区规划重建 |
启动 |
完成 |
预期性 |
校园维修改造投入 |
2.65亿元(累计) |
≥1亿元 |
预期性 |
教职工收入 |
稳步增长 |
持续增长 |
预期性 |
附属幼儿园 |
启动 |
投入使用 |
预期性 |
基础教育集团 |
组建 |
办学提升 |
预期性 |
(四)发展思路
围绕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坚持“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发展理念,以党的建设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第一抓手,推进“多元化、主体化、产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发展动能,厚植发展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多元化”战略,创新完善多元化资源整合筹措机制,整合汇聚多方建设资源,着力健全多元办学投入体系;实施“主体化”战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基层单位办学活力和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实施“产业化”战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升产业化能力,积聚发展动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平台提升和办学空间拓展;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优化国际化建设布局,加强国际化条件建设,不断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提升一流学科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的优秀人才;实施“信息化”战略,加强校园信息数据融通共享,健全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升级打造智慧校园,提升校园治理效能。
四、砥砺奋进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
(一)学科登峰工程
依托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激发优势学科活力,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和新型交叉学科布局,完善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优势学科引领带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文科与理工科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结构。
1. 学科布局优化
按照服务需求、遵循规律、分类发展的原则,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加强学科建设总体规划,拓展“气象+”和“+信息”特色学科品牌内涵,以大气科学一流学科“高峰”为引领,推进气象与环境、海洋、水文、生态、地理、信息、管理等“高原”学科交叉融合,夯实数学、物理、化学等“高地”学科,形成“高峰-高原-高地”多学科相互支撑生态体系;通过动态调整与扩大增量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学位授权点结构,论证、完善气象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探索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争取增设气象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气象人才。
2. 一流学科登峰
大气科学学科群对标世界一流学科,创新学科组织形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依托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研究中心、“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中国气象谷、WMO区域培训中心等优势平台打造一流人才培育高地,建设高水平学术队伍、产出高水平成果,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能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气科学。
3. 高原学科提升
发挥一流学科引领作用,以“环境生态”和“信息工科”学科群建成国内一流为目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争创省级优势学科等措施,推进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高原学科加速发展,部分学科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A等级行列。
4. 基础学科夯实
支持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发展,夯实“学科高地”,强化对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拔尖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力度,扩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加强人文社科基地和智库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资政服务。
5. 交叉学科拓展
打破学科壁垒,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优势学科为主干,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气象+”学科发展优势,推进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交叉学科建设;坚持“+信息”学科发展特色,加强信息工科特区建设,重点培育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兴交叉学科,不断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建立若干以问题为导向的跨院系交叉研究机构,汇聚多学科人才,组建跨学科团队,承担交叉学科重大项目,产出标志性原创性成果。
(二) 立德树人工程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坚持“四个服务”,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培养“家国情怀、气象精神、信大特质”,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1. 完善立德树人全面育人体系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探索“三全育人”新模式,形成“五育并举”的新局面。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有效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铸就“气象魂”课程思政品牌,联合设有气象专业高校成立气象课程思政联盟;全面提升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学生体育评价,构建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加强美育类课程质量建设;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劳动理论课学习与日常劳动、专业劳动、社会服务劳动相结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 全面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
完善本科学生大类培养模式,探索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以交叉学科发展推动新兴专业和国家急需专业建设,建设“气象+” “人工智能+”等新型特色专业,优化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科专业认证、师范教育专业认证和国际专业认证,建设“四新”一流专业;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促进学科协同,构建以学生成长需求为中心的培养体系;融合提升“政、产、学、研”四方教育资源,实施“国家-省-校”三级产业学院体系建设计划,深入推进“信大优课”和“三百工程”计划,建设一流课程和教材体系;依托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班和国家基础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教平台,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培养后备人才。完善“信大优学”六位一体专业管理平台建设,引领专业全面提升;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行教育教学质量分层分级管理和质量责任制,建立数据化教学质量保障平台。
3. 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深化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健全双创教育的组织领导、协同机制、队伍建设、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以藕舫学院为主体,建立分年级、分专业的双创教育体系,开设双创基础课程、“专创融合”课程,构建“院-校-省-国家”大创项目训练体系,推进双创项目全覆盖;实施“一专业一赛事,一学院一品牌”工程,推进学科竞赛全覆盖,实现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达到60%以上,力争在“互联网+”和“挑战杯”等重点赛事上有重大突破,形成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竞赛品牌,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培养敢闯会创的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发挥众创空间、大学生科技园等平台优势,资助和孵化优秀创新创业项目。
4.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推进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构建分级选拔模式和多元考核方式。打造一批学科核心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全英文课程等具有学科特色的线上、线下精品示范课程。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将网络教育资源纳入课程体系,启动优势学科“全英文课程建设计划”,探索建立研究生核心课程讲授资格认定制度。加大创新实践支持力度,实施“研究生海外学术交流支持计划”“优硕优博论文支持计划”,鼓励优秀研究生攻关科学难题、专注科学研究。改进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优化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创新行业高校研究生协同育人机制。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实施多元分类评价,聚焦科研创新质量与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要素,构建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素养等相结合的研究生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督,形成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导师指导为核心,以过程管理为手段,健全导师、学院、学校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的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发布年度质量报告。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分层分类制定导师选聘与考核办法,加强研究生导师指导过程监督,引导导师正确处理“导”和“用”的关系,构建校外典型示范、学校重点指导、学院全覆盖的导师培训体系。
5. 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化课程体系。引进雷丁大学Blackboard在线学习平台并进行本土化改革,构建国际化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中外协同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建设高水平的合作项目,完善项目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政策激励机制、资金支持机制,加大引导与资助力度,完善全英文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开设符合学科特色和来华留学需求的课程,营造全英文环境,打造全英文精品课程,编写全英文教材,开展全英文教学,培养国际化师资,推进国际化教学评价,培养国际化人才。
专栏:人才培养重点项目
1 |
一流课程和教材计划 建立标准规范、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彰显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重点培育大气科学类、信息类和环境类一流课程群等,完善信大“金课”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汇聚路径,大力实施课程教材“三百工程”。 |
2 |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为引领,形成大气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南信大模式”。 |
3 |
现代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赋能“气象+”新工科,打造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开展深入的产教融合探索。 |
4 |
研究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计划 至2025年,建成5-8门省级以上精品示范课程;出版5-8部省级以上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10-15个省级以上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获批1-2项国家级精品示范课程或精品教材;设立50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
(三)人才强校工程
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强化教师队伍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党管人才工作体系,持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 突出立德树人,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制度创新工程”“道德教育工程”“典型选树工程”“关爱学生工程”“激励保障工程”为抓手,着力抓好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政治意识和品德修养。创新师德师风教育方式,形成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合力。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力争在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师德名师项目上取得突破。
2. 创新人才机制,加快集聚海内外精英人才
优化高端人才工作机制,完善全球靶向引进人才、全身心培育人才、全方面服务人才、全角度评价人才工作体系。实施高端人才倍增工程,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引进优势学科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探索实施杰出讲席教授和讲席教授制度。拓展高端人才引进平台,创新“校长面对面”“一站式招聘”“国际会议招聘”等引才形式,增设10家海外人才服务站,拓展高端人才招聘通道;依托国际联合实验室、“111”引智基地、哈佛大学“人才联培基地”等重大平台项目积极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做好高端人才服务保障,实施高端人才“乐业工程”。开辟人才成长“绿色通道”,集中优势资源培养拔尖人才。
3. 培育信大名师,全力打造“人才特区”
实施名师领军计划,加大高端人才培育力度,建设“人才特区”。依托龙山学者第一、二、三层次,遴选并支持一批德才兼备的海内外中青年优秀人才,在薪酬待遇、团队组建、项目申请、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完善团队建设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团队建设办法,建立团队分类评价体系,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评价权重,突显团队成员创新要素和实质贡献;探索PI全面负责制,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支配权和决策权;推广“人才双落户”政策,通过人才双聘、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江北新区高新企业资深专家、技能型人才加盟我校高端团队,参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重点领域团队,实施“重点团队建设”“培育团队建设”计划;围绕“一体两翼三维”学科布局,在大气科学、环境与生态学、信息工科、管理科学等领域培育若干高端团队,力争将“陆气相互作用”“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与模拟”“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通信网络与测试技术”等团队打造成国家级团队。培育教学名师,在优势学科领域选拔一批教师作为培育对象,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名师的突破。
4. 促进落地融合,释放高端人才创造价值
鼓励复合人才创新创业。推进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建设,推动政产学研融合发展,使南信大成为创新创业热土。继续联合南京江北新区,共同打造中国气象谷,推动中国气象谷成为江苏省“双创人才建设试点园区”,推进高层次人才在高校、创业在园区“双落户”制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人才硅谷”。探索高校-中国气象局-产业界人才“共引共育共用”协同机制,落实双创人才双聘制度,完善校局、校地、校企全方位合作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5. 健全发展通道,推进职工队伍建设改革
深入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管理、服务与支撑队伍建设体制和机制改革,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推动职工平稳、有序、多通道发展,促进职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进职员制度改革实施。理顺高校管理队伍人员关系,做到人员分类管理,管理队伍分开跑道运行;强化岗位职责和岗位管理,强化以岗定薪和按劳取酬,调动管理队伍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对学校职员进行爱岗敬业教育,提高学校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支与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进一步规范教职工在不同类型岗位间流转和退出的依据、标准和程序,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建立各类人员转岗缓冲机制,完善各类人员退出的保护机制。
专栏:师资队伍重点项目
1 |
师德师风建设计划 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制度创新工程”“道德教育工程”“典型选树工程”“关爱学生工程”“激励保障工程”为抓手,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和师德建设,争取在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师德名师项目上取得突破。 |
2 |
师资“国际化”“工程化”计划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基地,与海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校际合作伙伴关系;拓宽渠道积极征集工程实践岗位,持续推进教师工程化实践。 |
3 |
高端人才倍增计划 优化高端人才工作机制,拓展高端人才引进平台,加大高端人才培育力度。到2025年,力争实现省部级及以上高端人才总量增加15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0人。 |
4 |
一流学科团队计划 依托“气象+”、“+信息”战略,打造30个“卓越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的高水平学科团队,构建特色鲜明、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的人才“大兵团”。 |
(四)科研攻坚工程
坚持“四个面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立足学科特色,推进学校科研力量优化组合,发挥高水平科研团队作用,与行业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1. 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和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服务机制,重点前移,强化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培育,围绕气候预测预报,大气污染、先进气象装备等“卡脖子”理论、技术攻关,提升重大项目承担能力,打造战略科技力;以重大需求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以学科交叉融合为路径,创新设计研究路线;加大高水平科研团队培育力度,构建科技战略研究团队,主动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加强校内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利用现有高精尖科研仪器功能,努力培育重大仪器专项项目。
2. 高水平平台优化整合
依托大气科学一流学科,整合现有的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力量,面向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推进气象与水文大气环境交叉研究实验室的建设,筹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促成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水利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力争建设国家级工程中心、若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继续做好省部共建和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平台和科研机构的转型与创新,充分发挥决策咨询和学术创新能力。
3. 重大科技项目培育提升
坚持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发挥高端领军人才的优势,优化考核体系,加大综合贡献绩效对重大成果的正向激励,加强组织规划,充分挖掘创新团队、协同单位资源,力争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标志性研究成果。以科研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布局,推动跨学院、跨单位协同合作,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承担或参与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在地球科学、通信工程等优势领域,深度参与各类国防关键技术攻关和型号研制,进一步凝聚人文社科研究力量,争取持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
4. 军民融合深化拓展
进一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战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大力提升我校承担军工重大基础科研任务、攻克军工科研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凝练学科方向,完善学科布局,发挥我校军工特色学科优势,与行业深度融合,搭建一批多学科交叉、众多科研人员集聚的大平台,组建能够承担重大军工科研任务的大团队。力争2025年实现年度累计到账经费2亿元,军工类科技进步奖1-2项。
5. 人文社科品牌提升
依托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及其他理工优势学科,继续夯实人文社科现有特色学科的研究基础,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要求,推动人文社科与理工科的交叉融合,在气候、环境、信息、人文艺术等领域打造若干团队,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建设特色鲜明的人文社科研究创新体系。持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江北新区治理、现代制造业和自贸区发展,在前沿理论及实务研究领域产出优秀成果,力争在重大项目、高级别奖项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提升学术声誉,在若干领域形成信大人文社科品牌。
专栏: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1 |
高质量大科学交叉平台计划 建设“气象+”“+气象”“气候经济与低碳产业”等交叉研究平台,力争新增2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2 |
重大科技项目培育计划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培育项目,力争新增理工科国家重大、重点项目30-35项;新增国家“杰青”、“优青”5-7名,江苏省“杰青”6-10名。 |
3 |
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 实施高水平科技成果分类管理,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产出质量,持续推进国家级科技奖培育,力争突破。 |
4 |
军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发挥我校军工特色学科优势,与行业深度融合,组建相关团队,到2025年,力争实现年度累计到账经费2亿元,军工类科技进步奖1-2项。 |
(五)服务升级工程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教强省、创新名城建设,建好“中国气象谷”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创载体,培育、孵化一批创新型企业。提升产业化体系能级,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智库研究体系,支撑决策咨询资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信大智慧。
1. 深化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为契机,加强与政府、企业科技合作,以建设中国气象谷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牵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推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形成以“气象+信息”为特色的气象装备、气象大数据和气象信息服务的产业转化集群,积极与华为、墨迹和象辑等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打造商业气象服务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鼓励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地方经济。
2. 培育信大特色一流智库
依托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群优势,聚焦全球气候变化模拟预估及应对、“一带一路”产业生态布局、生态治理与双碳战略、环境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等问题,开展决策咨询、政策研究与社会服务,提升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面向国家级江北新区,加大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路径研究,围绕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新金融中心建设等领域,开展理论与政策研究,定期举办发展峰会和高层论坛,形成蓝皮书、发展报告、简报和要参等系列成果,提升智库在重大政策制定中的参与度,不断发出信大声音。
3. 加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能力
打造南信大基础教育品牌,构建高校和地方基础教育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充分利用自身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加大对基础教育集团中集团校的智力扶持力度,力争用五年时间,将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所辖托管校建设为市级名校;加强全校继续教育资源统筹和规范管理,联合校地研究院开展继续教育服务,完善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继续教育模式,开展高端继续教育服务,增强具有信大特色的继续教育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加快推进终身教育学习平台建设,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媒体等新型教育技术手段构建智慧学习环境,面向全社会提供多类型、个性化教学服务,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专栏:社会服务重点项目
1 |
知识产权质量提升计划 以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设为契机,建设全国“气象+”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到“十四五”期末专利授权总量达4000件,专利转化效益达1000万。 |
2 |
气象现代产业新高地建设计划 依托中国气象谷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引进气象、信息和环境类科技企业100家以上,累计融资金额不少于2000万元,支持 1-2家企业上市,引领气象产业新发展。 |
3 |
全球气候治理高端智库计划 构建“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生态资源环境系统优化建议-国家宏观经济社会与环境政策”咨询体系,建成政策咨询服务成果转化中心,促进气候与环境治理学术链、人才培养链与政策创新链有机融合。 |
(六)文化铸魂工程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传承与创新学校特色和标志性文化,强化文化育人功能,注重塑造学生人文精神,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1. 加强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价值引领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大力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育人的各个方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进校园道德建设,促进师生自主学习、自我塑造、自觉提升,增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水平。
2. 传承弘扬特色气象文化
实施气象文化研究工程,深入研究气象科学独特品质气质,充分挖掘气象行业、气象人物和行业发展历程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凝练符合南信大特质、品格,反映其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气象文化。切实把特色气象文化贯穿于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使气象文化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实施气象文化传播工程,整合气象行业各方资源,打造行业重要文化地标。全面推进学校与行业开展差异化、深层次文化项目合作,促进文化资源有序流动,实现气象文化和大学文化有机融合。
3. 实施特色校园文化计划
完善以图书馆、校史馆、雕塑园、风云剧场和人文艺术中心以及各类师生文化活动场地为主阵地的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校园网络文明建设,丰富网络文化资源,建设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反映时代要求、海内外影响卓著、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育美南信校园艺术节”为成果展示和推广平台,以通识好书荐读计划、名师塑像工程、校园书店、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展演等,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可读、可鉴、可赏,营造“以文化人”环境。以人文为核心,以艺术体验与体育实践为途径,推进“核心素养”工程。
(七)国际拓展工程
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国际化师资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提升和拓展国际化办学水平,彰显学校国际声誉与影响力。
1. 推进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继续深化与海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全面战略合作,特别是与美国、英国、荷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高校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关系;进一步开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争取到2025年底,新增20-30所科研实力雄厚、享有世界声誉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性国际合作伙伴,每个合作伙伴均有1-2个以上的学科合作作为支撑,双方具体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支持学科发展和人才交流,实现共享共赢。加强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协会(IAMES)等校群联盟建设,由“一对一”的双边合作拓展为“一对多”的多边国际合作新格局。
持续推进气候与环境变化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合作的实质化、系统化和规模化。围绕国家一流学科和省优势学科,加强省级及以上国际联合实验室培育建设工作。深化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雷丁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的合作,联合申办高端国际会议,承担高水平国际合作项目,在全球变化、碳中和、环境治理、防灾减灾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推动或参与国际重大计划(工程),产出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推动我校大气科学学科早日进入全球领先行列,彰显学校全球声誉和影响力。
2. 加强国际化师资建设
持续建设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围绕优势学科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形成3-5支由高端外国专家领衔和高水平学术骨干(含外国青年人才、海外引进人才、国内中青年拔尖人才)为核心组成的国际学术团队;实现外国专家人才“倍增”,实现理工科专业的全覆盖。加强引智基地和外国专家工作室绩效考核与评估,引入国外高校先进的教学和科研的理念、体系和方式,切实发挥国际师资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与海外合作大学联合开展教师培训与教师(导师)资质认定,全面提升教师的国际教育能力。建立教师赴国际组织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在国际组织或国际期刊任职。加强具有全球视野的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国际化能力。
3. 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计划”,形成一套对标国际、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并将其统筹分类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规划中。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启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开展“国际化课程群”建设,积极推进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等校际交流项目。拓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提升办学层次;新建一个以信息学科为主的本硕博一体化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实践,推动与世界气象组织签署实习生交流协议,打造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性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雷丁大学等高水平大学,通过师生互访、联合培养等措施,构建海内外学术导师共同负责制、学术专题访学机制,加强拔尖人才的国际化教育,实现博士研究生海外学术访问全覆盖(比例达到85%以上)。打造“留学信大”品牌工程,全面实现“趋同管理”,切实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加强吸引高质量来华留学生,提高留学生研究生比例,提高培养层次。拓展国际培训专业领域,将国际精品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建成全球校园亚洲中心。
4. 提升与港澳台地区高校合作水平
拓展港澳台地区高水平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内容,提升合作质量。以苏港澳联盟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台地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尤其是香港地区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与港澳台地区合作伙伴的高质量合作,加强学生交流、教师互派、科研平台、教学合作、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以申请招收港澳台地区研究生资格为抓手,丰富学校招生类型,扩大生源范围,拓展办学空间,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深化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合作、凝聚民族复兴情感力量。
专栏:国际化重点项目
1 |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计划 国际化教育统筹分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中“国际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5%,博士研究生具有海外学术经历的人数比例不低于85%;新建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拓展办学专业与层次,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合作办学新格局;建成2-3个省级及以上国际化品牌专业,新增50门高水平全英文课程;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研究生比例达到40%以上;推动与WMO签署实习生协议;建成全球校园亚洲中心。 |
2 |
师资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 持续改善海外引才规模、结构和质量,使各项显性指标进入全国高校前列;新增国家级引智基地1个;实现外国高端专家“倍增”,实现理工科专业的全覆盖;鼓励教师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或机构担任职务;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教师国际培训和资格认定,显著提升教师的国际教育能力。 |
3 |
国际科研合作能力提升计划 新增战略性国际合作伙伴20-30个;持续建设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新增2个省部级及以上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发挥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协会(IAMES)等国际联盟作用,以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为团队负责人积极推动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承担高水平国际合作项目15-20个;推动我校大气科学学科早日进入全球领先行列,彰显学校全球声誉和影响力。 |
(八)资源倍增工程
积极主动向外部寻求全方位拓展,使办学空间不断拓展、共建实效显著增强、资源拓展向纵深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 构建立体多维格局,推动共建走深走实
植根行业、立足地方,“行业、地方、部委”共建向“部委、校所、校企、校地、校校、国际”多维共建拓展,构建各级政府、行业部委、科研院所、企业、高校、国际组织等主体的“3+X”的立体多维共建格局,推动共建领域向军民融合拓展,实现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积极争取与自然资源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共建;重心下移,深化“一院一所、一系一企、一院一校”合作,优化制度与组织架构,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拓展与行业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构建常态化校际、校内议事协调机制,着力推动共建工作从宏观转向微观、走向深入和精细化,确保合作项目落地落实。
2. 科学精准规划布局,推进办学空间拓展
规划“两核三轴、一带三区”的空间布局,积极拓展办学空间,为提升办学条件提供必要保障。科学规范推进异地办学。加快建设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示范区;积极推进“中国气象谷”建设,打造集教育培训、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气象行业全产业链创新载体;着力拓展省内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研究院建设,实现校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建设,汇聚各种科教资源,打造行业特色科技产业园区。
3. 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办学经费拓展能力
拓展办学经费来源渠道,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和绩效奖励政策。主动面向社会筹措办学资金,充分发挥校友在内的社会力量筹措资金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校院两级筹措资金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多源头、多渠道、国际化的筹资渠道,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资金运作机制,提高筹资收入在学校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多渠道多方面筹集办学资源的能力。
专栏:资源倍增重点项目
1 |
金牛湖产教融合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高质量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建成信息工科、环境生态、人文社科三大学科专业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训中心,建成国内外行业人才应用技能培训基地,建成科技产业服务和转化基地。 |
五、改革创新汇聚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一)治理体系改革
切实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坚持向改革要效能,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依法依章治校,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明晰议事决策内容、程序和要求,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坚持依法治校,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章程》为统领构建系统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规范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校友会制度,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发挥教师、学生和校友在学校治理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搭建联系沟通平台,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切实保障师生对学校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继续发挥校园“一键通”平台作用,推进学校民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治校的能力。
尊重学术倡导善治,健全学术治理结构。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学术委员会依照章程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机构设置等涉及学校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学术事务方面的作用;健全学术规范,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弘扬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培育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完善教授治学机制,不断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效能。
(二)评价体系改革
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一流大学建设需求的教育评价体系。
改进育人评价。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为引领,构建跨学科、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未来产业技术人才需求,探索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新途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导向”和“持续质量改进”,将学业评价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阶段化特征,建立包括动态选拔、过程监控和毕业生长期跟踪、荣誉学位等环节,构建校内督导监督、校外专家评估、学生评教等方式的过程性、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坚持科教融合,有效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构建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素养相结合的研究生多元评价体系,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引进国际标准,优化雷丁大学教学模式,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改进人才评价。完善综合贡献评价办法,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复合式评价方式,强化成果多元化、创新度和实际价值贡献度。构建职称分类评审制度,将思政、体育、艺术等学科单列,根据自身特色与需求制定评价标准;实现教师岗位设置多元化,按岗位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和指标,强化“综合贡献”和“分类考核”导向;畅通评审通道,实现新入职人员“随到随评”;完善职称“举荐制”,特殊人才可不受年限、资历等限制。建立教职工收入合理增长机制,构建优劳优酬的多元化激励性薪酬体系,切实让优秀的人才聚焦一流的事业。
改进科研评价。建立健全以创新水平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分类科研评价体系,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完善以创新引领为导向的激励机制,鼓励师生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引导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研究;不断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营造引领创新又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改进学科管理与评价。坚持目标导向,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和责任考核制度,以学科水平评估、周期性合格评估以及学位点申报工作为契机,制定个性化的学科建设规划,逐层分解学科建设任务,形成学科建设合力;系统化建设学科分层分类评价制度体系,推进学校内部学科评估常态化,实施年度分析、中期评估与周期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模式,加强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设立学科绩效考核奖励专项资金,考核结果作为学位点动态调整和资源配置依据;重视和发挥第三方机构的评估作用。
改进干部队伍评价。科学设置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实行党建和高质量发展分层分类综合考核,优化考核程序,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真正通过考核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将从严管理监督领导干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纳入组织工作重要内容。完善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岗双责”、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严格党内监督,加强作风建设。
(三)保障体系改革
着力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技术支撑的保障体系,实现校园建设规划科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保障体系,全力打造优美和谐、功能完备、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校园。
统筹推进基本建设,建设和谐美丽校园。加强校园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和统筹校(园)区功能定位,优化整合各校(园)区办学资源。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加快推进信息科技大楼等教学科研用房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升级改善学校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升级,为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加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校园交通布局,创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有计划地推进校园环境美化绿化工作。
构建协同高效智慧校园,提升信息化保障水平。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按照“夯实基础、深度互联、多源融合、智能驱动”的原则,推进实施“数字校园—云中校园—智慧校园”的“数智校园”建设三步走工程,以信息化推动“依数决策、循数治理”,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校园基础设施体系。创新教学、科研、人事和管理等平台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全校统一的网上师生服务平台和协同办公体系,形成协同高效的跨业务、跨部门、跨校区服务新模式。
推进后勤管理改革,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坚持以提高服务质量、运行效率、保障能力为核心,深化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建立具有信大特色的服务规范与标准。以提高师生满意度为目标,建立常态化意见反馈和沟通机制,健全后勤服务监督考核体系。加强后勤智能化、标准化、精细化服务与管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一流后勤保障。
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加强财务治理和内部审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硬化责任约束,强化目标管理,做好过程监控,推进绩效评价,注重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加强财务管理绩效审计,组织开展基本建设工程及重大维修工程审计监督。加强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完善学校治理,加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结果运用,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加强审计保障作用发挥,促进资金使用提质增效。
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各级班子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办学治校能力,着力提升各级班子和党员师生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努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
(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和学校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牢牢掌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师生理想信念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升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水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强化宣传思想工作,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强化舆论引导。优化思政教育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优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核评价机制,实现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提升”。
(三)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担当意识和办学治校能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选拔更多理想信念坚定、符合新时代学校事业发展要求、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学校党建工作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落细。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发挥先进党组织典型引路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引导师生党员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忠诚骨干和中坚力量。
(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支持纪委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强化政治监督、权力监督和作风监督,推动对关键领域监督全覆盖,巩固拓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效,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全力推动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提高校内政治巡察质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认真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精准问责。
(五)汇聚统战群团强大合力
大力加强和推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进一步巩固政治共识、强化思想引领,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履行职能,提升多党合作的制度效能。着力加强思政工作与统战工作的有机结合,在推进事业发展的同时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软实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提质增效。加强教代会、工代会等制度建设,抓好提案工作,不断完善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积极探索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引导激发离退休干部发挥正能量。深化共青团工作改革,进一步完善“金针讲堂”“青马工程”“信仰公开课”“青年学习社”以及“青智库”等阵地建设,加强思政理论教育“第一课堂”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第二课堂”的共享融通,合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以“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为重点,健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党培养和输送一批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青年学生骨干。
七、保障规划任务高质量实施
(一)建立规划实施体系
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形成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为支撑,学院规划为基础的“1+7+X”的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体系。成立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强化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及时研究和解决“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问题,督促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成立各专项和学院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分解落实各项目标和关键指标,明确责任主体,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二)完善监测评估机制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加强“十四五”规划组织实施、协调推进,完善多部门协同合作工作机制,提升规划执行力。强化对标对表,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分解实施方案,细化规划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进度要求。强化规划督导评估,规范并完善总体规划和各专项、学院规划的制定流程、实施过程、落实机制,建立归口管理、多方参与的专门的规划督导评估队伍,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定期对各类规划进展进行监督、评估,形成监测、评估、反馈三维一体的规划督导评估体系。
(三)健全动态调整机制
强化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未经法定程序允许,不得随意调整更改各类规划。经评估确需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修订时,必须依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章程》,由校长办公会提出调整建议方案,提交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党委全委会审定后,报教育厅审核备案。各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必须经有关程序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