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立德树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以读写教育、通识教育为基础,建设读写课程与读写学习服务中心,开设跨学科写作课程,实现“通过阅读/写作学习”,在读写中弘扬传承优秀文化。—教师教育学院教师
2.学习并变革教学方式,鼓励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设计者转变,变革评价方式,重视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具身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教育学院教师
3.传统大气科学大多依赖气象系统的标准气象观测数据,但是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是多学科交叉融合,这离不开农学、生态学和应用气象学等学科和专业的多源观测研究。采用先进的方法开展观测,不仅对科研多有裨益,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保护和发展原有实验基地,促进仪器共享,推进综合实验分析中心的建设,是我校大气科学学科和其他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应用气象学院教师
4.气象博物馆在全国已出现多家,但规模都比较小,影响也不大。南信大作为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气象文化底蕴深厚,亟需建设一座“中华气象文明博物馆”,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相关学科建设服务,并由此助力通识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法政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教师
5.有效利用校园邮箱,学校发布新闻、通知等信息时可通过邮箱,并永久保留校友的校园邮箱账号。目前通知一般由院级老师通过微信和QQ转发,信息接收效果较差且也不利于历史信息的查询。同时永久保留校友的校园邮箱账号可以更好的保存利用校友资源。—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师
6.南信大文创,现有的文创缺乏新意、特色且价格偏高,建议参考其他高校较好做法,如浙大的学生可以申请浙大定制版信用卡、东南每年发放定制的微信红包封面、上交每年过年会给校友发短信拜年等方式。—校友
7.学校官网与微信公众号等是学校最前沿信息公布的平台,许多家长和学生比较关注,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关注上述网站和平台,重视如微博、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修改补充并完善学校对外宣传的平台信息,鼓励在校师生共同参与宣传,转发文章,以达到宣传目的。—校友